• slider image 302
  • slider image 284
  • slider image 285
  • slider image 287
  • slider image 300
:::
研習 陳少山 - 研習工坊 | 2022-11-08 | 點閱數: 4451
第 1 場
上午:融入原住民知識的課程與教學基本理念與實務認識
下午:符合原住民族課程特性與促進學生參與的教學實務

分享研習所見。

上午場:李國明校長的分享
〈我們如何反思照看自己的學習及如何教學習-從文化觀點出發〉

原住民族學生在學校的學習適應,我們應該怎麼做?
從師生互動的面向去思考,應該如下:

  1. 培養成有文化素養的人,教師應要了解學生的語言、溝通方式、學習型態及價值,教師深入了解學生的社區並和社區內的人產生互動。
  2. 建立個人的教學策略,教師必須了解學生不同的經驗與能力,給予適當的教學方法,提倡合作學習,從互動中學習。
  3. 以文化回應式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,在學業表現上呈現顯著的成效。

下午場:連安青主任的分享
〈符合原住民族課程特性與促進學生參與的教學實務〉

摘要紀錄學員的分享

一、母語老師教學困境(票選最高的三大原因)

  1. 學校支持力不夠
  2. 設備不給力(軟/硬)
  3. 族群認同不足   

二、解決策略

  • 針對學校支持力不夠
  • 解決方法:
  1. 比照英語情境教室
  2. 學校支持提供教學用具
  3. 推動母語週(升旗或是課間活動時間)
  4. 環境營造
  5. 期末成果展:舞台劇、朗讀、文化闖關活動。
  6. 文化體驗日(家庭參與)、夏日樂學活動、山海教育營( 3 天 2 夜)。
  • 設備不給力(軟/硬)
  • 解決方法:
  1. 請學校端提供
  2. 第一線教學老師進行設計,由原教資源中心開發並協助製作印製發行。
  3. 老師共備、共製、開工作坊。
  4. 學校端增設或規劃固定使用教室空間。
  5. 教室情境不符。
  • 族群認同不足
  • 解決方法:
  1. 增加與家長互動,並給予獎勵。(回家分派任務學習)
  2. 制度面:每週 1 節課調整為 2 節課。
  3. 典範人物到校分享。
  4. 校際文化交流或是文化交流,如:戲劇競賽。
  5. 學校鼓勵認證。
  6. 豐富且容易取得教學資源,如:教具。
  7. 同儕間的同理心與互相理解。
  8. 帶學生參加部落祭典活動,學校規劃教學設計,指派學生任務學習。

三、分享研習當天活動成果

  • 活動照片(包含學員的團體共思成果)
  1. 網址 1 :請「」!
  2. 網址 2 : https://inde.hlc.edu.tw/modules/tad_gphotos/index.php?album_sn=63
網友個人意見,不代表本站立場,對於發言內容,由發表者自負責任。
發表者
樹狀展開
:::

中心簡介

計畫執行現況

展開 | 闔起

專業社群成果

展開 | 闔起

111專業教學培訓工坊

計數器

今天: 142142142
昨天: 307307307
本週: 1980198019801980
本月: 739739739
總計: 193374193374193374193374193374193374